10月的湖南,氣溫漸漸開始轉涼,而在張家界經濟開發區,有一個建設項目卻干得火熱。來到航天建設所屬湖南航建中國翠谷植物提取產業園一期標準化廠房項目現場,碧綠的群山之間,幾棟廠房的主體結構已初見規模。全面投入使用后,這個總建筑面積約5.5萬平方米的項目將成為當地政府做大做強植物提取產業、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重要載體。就在最近,“翠谷”又被賦予了新的使命——臨時作為張家界市政府的備選方艙醫院,為當地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支撐。
擔使命 一馬當先
首屆湖南旅游發展大會將在張家界市召開,在常態化疫情防控要求下,為會議召開提供充足保障,從7月開始,市政府牽頭衛生管理部門著手方艙醫院籌備。湖南航建承建的翠谷項目由于所在地人員聚集少,設施條件相對完備,經市政府、建設方、設計方、施工方的協調,最終被選定為方艙醫院的唯一備選。
接到任務后,中國航建人迅速行動,一線項目團隊堅持“兩條腿走路”,在做好與市衛生管理部門的對接,配合做好前期現場考察的同時,第一時間將存在的難題、相關訴求傳回公司,及時尋求人力、技術等方面的支持,確保高效快捷的信息溝通。
8月1日,在市政府牽頭施工、監理、設計、建設、監督單位召開的專題協調會上,方艙醫院建設的任務分工正式明確。湖南航建作為總承包施工方將繼續做好主體結構施工,對已完成的樓棟進行中間交工驗收后移交給建設方,再由方艙醫院的建設、施工方進行室內建設。
按計劃,方艙醫院需要在旅游發展大會前具備使用條件。為了給方艙醫院內部施工方提供充足便利,湖南航建發揮“主場優勢”,在按計劃推進自身施工的基礎上,及時進行技術交底,在水電方面提供保障,對室外各類道路進行修繕,確保雙方進度始終保持同樣的快節奏向前推進。
解難題 一擊必勝
精品工程是湖南航建始終不變的目標。而為了打造精品,中國航建人時刻做著破除難題的準備。
相比于公司承接的其他項目,翠谷的施工條件相對復雜。一方面,施工場地有限,原有地貌不平坦,有高填方與高挖方區域,個別廠房位于高邊坡位置;另一方面,由于張家界山區地下地質條件復雜,屬于典型的巖溶地貌,見溶率近40%,旋挖樁施工過程困難重重,個別樁甚至碰到多溶洞串聯。為此,湖南航建組織專家團隊,針對特殊地形地質制定了專項施工方案,打樁在20米及以內正常混凝土澆筑,20米以上的則加裝全護筒澆筑,以歸避地下溶洞的影響,為項目順利推進打下基礎。
結合公司“項目黨建”統一部署安排和湖南省建筑業企業標桿創建活動,翠谷項目成立了項目臨時黨支部。在方艙醫院建設方進駐后,臨時黨支部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依托黨員突擊隊、青年突擊隊,集中優勢力量對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定點爆破”,以黨建帶團建為項目打造攻堅克難的“智庫”。
有人開玩笑說,翠谷項目部是湖南航建唯一一個“山上”的項目部,彎彎曲曲的盤山路,讓施工物資的運送成了一件難事。為了改變“蜀道難”的現狀,項目人員主動出擊,開展道路維護保障工作,對不平整的路面進行填補、修繕,不僅施工物資運送更加暢通,還便利了附近居民的日常出行,獲得大家一致點贊。
甘奉獻 一成不變
隨著方艙醫院建設的推進,項目人員曬得比原來更黑了。要繼續做好主體項目施工,也要高效對接好方艙醫院內部施工人員的各類需求,大家在項目經理胡冬良的帶領下忙前忙后,施工進度、安全生產、施工質量、與方艙醫院施工方的協同……幾乎整天都要盯在現場。在剛剛過去的夏天,張家界每天中午陽光直射,最高溫度接近40度,他們也自然而然地受到了太陽更多的“照顧”。
方艙醫院建設正加緊推進,項目團隊也比以前更忙碌了。胡冬良做好整體統籌,每周固定時間召集各班組參加碰頭會,點評上一周各項工作,明確下一周的工作節點和要求;項目技術負責人趙輝按照施工總體目標,制定細化施工方案,到現場跟進建筑工人的執行情況,確保計劃百分百執行;安全員周佑明每天在各施工班組上工前進行安全技術交底,組織人員開展現場巡查,確保現場安全“在控、可控、能控”。一旦團隊有人發現問題,大家便第一時間聚到一起,討論整改對策和預防措施,最大可能化解風險。
雖然項目團隊都是湖南人,各自的家庭距張家界也并不遠,但如果查看團隊成員的休假情況便會發現,自開工以來大家回家的次數屈指可數。對此他們從未抱怨,其中的原因,就藏在這拔地而起的廠房之中。
在他們的共同努力下,項目獲得了湖南省2021年度建筑施工質量管理、安全生產標準化年度項目考評優良工地,中國航建人雷厲風行、腳踏實地的作風也令方艙醫院建設方記憶猶新。
付出,終有回報。截至目前,翠谷項目正按計劃有序推進,除1-2棟處于裝飾裝修階段外,其余3-7棟均已完成交付,室外工程正在緊鑼密鼓施工中。這片拔地而起的建筑,即將在群山之中履行新的使命。
清晨的翠谷,塔吊已開始運轉,運輸車正忙著裝卸建材,項目人員又開始新一天的勞作。青山翠谷之間,回蕩著湖南航建奮進的協作曲,奏響了中國航建高質量發展的華彩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