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一種精神熠熠生輝。
總有一種品格厚重堅韌。
總有一種力量拼搏向上。
總有一種血脈賡續傳承。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傳承和弘揚航天精神、科學家精神,10月20日下午,在決勝沖刺年度任務、推動飛航事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三院舉辦“小二黑”精神發布暨“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揭牌儀式,以思想偉力凝心鑄魂,激勵廣大干部職工凝聚飛航之魂,傳承精神之力,昂揚強軍之志,奮進報國之路。
中國工程院院士黃瑞松,“小二黑”研制過程的親歷者劉慶楣總師、丁振宗研究員等老專家,三院黨委書記史新興、紀委書記樊偉、院本部相關部門領導,院屬各單位黨委領導、有關各部門領導,科技工作者代表等200余人參加了活動。活動由樊偉主持。
在“小二黑”精神發布環節,播放了“小二黑”精神主題視頻《鷹擊長空》。1973年10月19日,“小二黑”發動機取得地面試驗的首次成功。作為三院科學家隊伍的典型代表,“小二黑”團隊科學創新的精神和敢想敢干的傳奇故事成為三院歷史上的一段佳話。
史新興、樊偉、劉慶楣、丁振宗共同發布了“小二黑”精神——敢闖敢干、創新進取的拼搏精神,嚴慎細實、執著探索的求實精神,熱愛祖國、忠誠事業的奉獻精神,淡泊名利、無私無畏的忘我精神。
作為“小二黑”研制過程的親歷者,劉慶楣的心情無比激動。她滿懷深情回顧了那段只因國家需要,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激情燃燒的歲月,回憶了那些在艱難困苦中并肩奮斗的戰友、同志。向新時代飛航科技工作者表達期望與號召:時代各有不同,精神一脈相承,希望新時代的飛航科技工作者繼承共產黨人的精神血脈,永遠傳承飛航人的好家風,讓飛航事業越走越遠、越走越好。
“小二黑”精神是民族精神和黨的優良傳統與飛航事業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是航天傳統精神、“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等航天精神在三院的具體體現。她源于老一代飛航人創業時期的斗志、意志和品格,在當前這個偉大的時代,這種精神仍不過時,和飛航精神一脈相承,必將激勵一代代飛航人勇毅前行,創造更加輝煌的飛航偉業!
六十多年來,一代代飛航科技工作者勇擔科技創新的國家重任與時代重托,大力弘揚“愛國、創新、求實、奉獻、協同、育人”的科學家精神,創造了我國國防裝備發展史上的多個第一,在飛航技術領域實現了由“跟跑者”向“并跑者”“領跑者”的轉變,涌現出了一大批院士、專家、卓越工程師等科技工作者典范,為航天強國建設、世界一流軍隊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
2023年5月30日,三院展廳被中國科協、教育部、科技部、國務院國資委、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國防科工局等七部委聯合授予“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
在活動現場,史新興、黃瑞松為“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揭牌。
黃瑞松院士深情回顧了自己矢志國防、投身航天的飛航人生——自1963年從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畢業,來到航天部五院工作至今,整整60年為飛航導彈事業而奮斗。結合自身創新攻關中的經驗和體會,寄語當代飛航科技工作者:要勇于承擔起歷史賦予的使命,敢于擔當、主動作為,耐得住寂寞,坐得了冷板凳,不斷地努力,不斷地奮斗,為我國的科技事業添磚加瓦,鑄就一個更加強大的中國。“中華民族一定要振興,中國夢一定要實現,我們有能力有信心有膽量,一定要成功!”
史新興在講話中指出,新的時代,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和航天強國,實現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強,更需要繼承和發揚以國家民族命運為己任的愛國主義精神,更需要繼承以愛國主義為底色的科學家精神。當代飛航人要堅定文化自信和報國情懷,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和航天精神。要堅定科技自立自強,忠實履行強軍首責,加快推進關鍵技術攻關和自主創新。要堅定淡泊名利和科學求實的作風,在年底大干百天、奮力沖刺之際,以釘釘子精神把各項工作任務落實、落細。要堅定團結育人,賡續紅色血脈,傳承偉大事業,加強青年人才培養,讓飛航事業活水涌流、蓬勃發展。
史新興強調,在向著第二個百年目標奮斗的新征程上,三院人要以老一輩科學家為榜樣,堅定文化自信,堅定科技自立,全力以赴拿出更多保家衛國的“爭氣彈”“強國彈”“領跑彈”。在科學家精神的指引下,以不認命、不服輸的基因,敢想善為、迎難而上,勇于創新、敢于超越,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堅定履行強軍首責、奮力建設航天強國!(文/閆潤澤 竇茂蓮 圖/趙路明 李政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