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航天科工三院8359所的聯合創新成果“商品車全地形高速智能轉運裝備及智慧操作系統關鍵技術應用”,榮獲中國港口協會科技進步一等獎。據悉,該所在港口投入使用的AGV車均為清潔能源補給,可以利用“滾裝碼頭商品車智能轉運系統”布局的光伏設備完成電量補充,十分契合當下港口對于綠色環保理念的追求,這也是該所將節能環保工作融入并推動中心工作的一項重要實踐。
1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中指出,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把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環境高水平保護辯證統一起來,形成兩者相互協同、共同促進的關系,是中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踐行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有效途徑,同樣也是軍工企業推動高質量發展遵循的有效途徑。
8359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不斷提升環保管理賦能,把低碳發展戰略融入地面裝備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持續推動地面裝備產品制造模式轉型升級,科技創新助力地面裝備產品能源多元化,不斷提升地面裝備產品核心競爭力,保障單位綠色可持續發展。
以環保管理賦能單位經營發展
結合“十四五”規劃發展以及地跨多個行政區的特點,自2022年以來,8359所與三院節能環保中心合作采用“基礎模塊+專項模塊”的“環保管家”形式,在環境管理現狀調查評價、污染源調查評價、排污許可證、建設項目環評等工作上將環保要求依法合規落實落地,守住環保底線。
同時將環保工作融入科研生產,找準“切入點”,了解掌握所產品科研生產流程以及工藝流程,找準環保管理工作發力點,將環保工作不斷融入科研生產流程一體化推進,為科研生產保駕護航,不斷提高所環保管理工作能力和水平。
在場區排污許可證、危廢管理、環境應急預案、建設項目環評等各項工作的開展得到了政府生態環保部門的高度認可。
以技術創新作為發展綠色技術“源動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快綠色科技創新和先進綠色技術推廣應用,做強綠色制造業,發展綠色服務業,壯大綠色能源產業,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和供應鏈,構建綠色低碳發展的經濟政策工具箱,發揮綠色金融的牽引作用,打造高效生態綠色產業集群。
8359所以貫徹新發展理念為引領,結合“十四五”發展規劃,依托科技創新助力地面裝備產品能源多元化。聚焦地面裝備制造,積極發展新能源裝備,降低能源消耗,打造低碳、零碳裝備,提升核心競爭力。
后續將持續對現有產品的改造,探索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裝備新型供電系統,積極發展和引進“新能源+儲能”、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技術和產品,實現能源管理數字化、智能化。加快產品能源類型多元化研究,構建裝備產品通用、多種類、多層級可互聯互通可拓展的能源系統,力爭實現裝備能源體系建設綠色升級。
以傳統制造調整“加速”綠色低碳轉型
推進“雙碳”工作,走生態優化、綠色低碳之路是破解資源環境約束突出問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迫切需要,是順應技術進步趨勢、推動企業轉型升級的迫切需要,是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迫切需要。
8359所以能力建設為契機,充分發揮技術和人才優勢,以節能降碳為導向,站在產品研制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加強對各生產工序中高能耗高排放設備、以及低效傳統工藝等進行分析,指導能力建設;優化產品傳統選型材料,改變工藝方法,降低制造加工帶來的高能耗,打造節能低碳生產現場,實現低碳排放;建立數字化生產線,加快推進地面裝備產品制造領域低碳化、柔性化、智能化生產模式轉型。
未來,8359所將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可持續發展道路,將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融入科研生產全生命周期,全面落實“十四五”能源節約與生態環境保護目標任務,加強領導、分類施策、持之以恒、重點突破,多措并舉實現長遠目標,為“碳達峰”“碳中和”貢獻航天力量。(文/胡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