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楚天,共襄星漢。4月24日,第九個“中國航天日”在武漢主場舉辦。
近年來,“商業航天”作為具有挑戰性和廣泛帶動性的新技術領域之一,備受社會廣泛關注。作為新增長的引擎之一,“商業航天”今年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中國航天日”期間,“媒體走進湖北·高質量發展調研行”活動在武漢開展,數十名中央媒體記者走進航天三江,探訪快舟火箭總裝廠房、航天行云公司測控中心,近距離感受探索浩瀚星空的“得力助手”,親身體驗以航天產業為代表的新質生產力發展帶來的蓬勃生機。
快舟系列火箭創造“8戰8捷”的發射佳績、70噸級液氧甲烷發動機通過長程熱試車考核、可重復使用技術試驗箭完成垂直起降試驗……航天三江作為我國商業航天產業領域的排頭兵,經過多年創新發展,再次成為“中國航天日”期間的焦點,受到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國日報、央視網、環球資訊、中國新聞網、環球時報等各大主流媒體廣泛關注,集中報道快舟系列火箭創新發展,持續發揮航天全產業鏈布局優勢,為國家航天發展助力。
今天小編為你劃重點,帶你了解航天三江為商業航天產業發展注入的新動能。
金牌火箭:履約能力持續提升
當前,快舟火箭投入商業運營的共有快舟一號甲和快舟十一號兩款型號。快舟一號甲火箭已完成26次發射,將56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快舟十一號火箭已于2022年12月7日成功完成發射。近年來,快舟火箭一直在自主創新、自我突破的道路上步履不停,是我國目前發射次數和連續成功次數最多的固體運載火箭,“金牌火箭”的美譽在業內愈發響亮。
2024年1月11日,快舟一號甲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將天行一號02星送入預定軌道,這是該型火箭18天內在同一發射場連續第四次發射成功,創造了“一次進場、18天4捷” 的發射新紀錄,凸顯了快舟火箭一系列發展變革取得的突破。
“一次進場、18天4捷”的實現,標志著快舟火箭正式邁入批量生產、批量總裝、組批發射的產業化“快頻”發射階段。而快舟火箭“快”人一步的背后是發射履約能力的持續提升。
2016年4月,航天三江所屬火箭公司簽下首個商業發射服務合同,8個半月完成發射,實現了中國商業航天發射“零”的突破。
當年的合作模式主要采用簽約一單、生產一發、履約一次的“零售”方式。如今,火箭公司正在向著產業化批量生產模式轉型,通過提前投產、滾動批產、批量總裝火箭通用化部分,提供“貨架”火箭產品,更好地滿足衛星客戶急迫的組網需求。2022年初,公司實現首批投產10枚火箭。
“批量投產、先產再簽、有備無患,訂單一來,只用進行定制化部分設計和生產即可,從供給方式上大大縮減了履約時長,提升了發射服務效率。”火箭公司副總經理姚少君表示。
同時,“一次進場、18天4捷”的實現,其核心是產品批次質量的一致性。為此,快舟火箭團隊狠抓“嚴慎細實”的工作作風,不斷完善航天產品質量管控體系,通過建立“百分百成功”目標清單、實施全過程考核、開展“固化常規動作,突出重點項目”質量復查等一系列措施,確保任務萬無一失。最終,團隊實現了產品進場“零故障”、過程結果“雙圓滿”,為快舟成為成熟、可靠的金牌火箭保駕護航。
入新賽道:聚焦可重復使用火箭研發
近年來,面對未來市場大規模、密集星座組網需求,解決低成本、高頻次進入空間問題,航天三江堅持固液并舉、協同發展思路,在持續強化固體運載火箭技術發展的同時,正加快布局新一代液體火箭,突破可重復使用液體運載火箭關鍵核心技術,搶占未來商業航天產業發展制高點。
在深耕固體火箭領域的同時,快舟火箭正躋身可重復使用液體運載火箭新賽道。火箭公司已與湖北省聯合成立航天液體動力湖北工程研究中心,不斷提升液體發動機冷態試驗和熱試驗能力,各項關鍵技術驗證正穩步推進。
2023年11月,由快舟火箭團隊自主研發的70噸級可重復使用液氧甲烷發動機順利完成200秒全系統長程熱試車。時隔不久,快舟團隊再出發,該型發動機又圓滿完成多次啟動、變推、額定等多工況熱試車考核,實現了多項技術指標的驗證。
“試驗飛行時間22秒,空中懸停9秒,懸停高度精度0.15米,試驗箭著陸姿態平穩,著陸位置精確,箭體狀態良好。” 2024年1月,快舟火箭可重復使用技術試驗箭順利完成垂直起降試驗,實現了新的跨越。
如今,快舟火箭團隊正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和“舍我其誰”的責任感,自力更生、主動作為,在研制過程中勇于攀登、嚴謹務實,實現了可重復使用液氧甲烷運載火箭著陸技術領域的多項突破,努力將新型關鍵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里,為我國可重復使用火箭研制作出新的貢獻。
以“鏈”帶“群”:賦能航天產業多元發展動力
快舟火箭產業園投產、衛星產業園相隔百米、產業鏈企業聚集……近年來,航天三江商業航天產業正加速融合發展,為我國商業航天產業多元發展賦予了以“鏈”帶“群”的新動能。
2020年,入駐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的快舟火箭產業園正式投產。如今,該產業園已具備完善的固體和液體運載火箭核心試驗能力,年產20到50發運載火箭的總裝測試能力,不僅帶動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航天發射供應鏈體系,促進任務協同,也同步吸引諸多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入駐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
快舟火箭產業園與武漢衛星產業園只有一條馬路之隔,相距不到百米為相關任務溝通協調、星箭聯合試驗等提供了極大便利,已成為區域航天產業發展的優質范本。
立足固、液運載火箭技術,火箭公司正在結合區域內航天、船舶、機械制造和激光等資源,推進產業創新,建立多元、敏捷、垂直的產業鏈體系。2023年6月9日,“快舟·銳科激光號”成功發射,中國航天和中國激光兩大IP強強聯手,激光技術正廣泛應用于快舟多款新型號火箭研制。
同時,航天三江所屬孝感區域紅陽公司、江北公司、紅峰公司等傳統航天企業,也通過“結緣”快舟,紛紛在商業航天領域施展拳腳。其中,紅陽公司參試快舟火箭液氧甲烷發動機系統熱試車,逐步涉足液體運載火箭領域。江北公司主動拓展商業航天產業市場,與國內商業航天公司簽訂發動機產品訂單4000余萬元,現已成為我國固體火箭發動機主要供應商。傳統航天企業通過“快舟方案”被賦能多元發展動力。
近年來,快舟火箭多型號研制任務并行,零部件、工裝和工藝加工需求直線上升。對此,武漢多家傳統產業企業紛紛以承攬工裝加工、工藝焊接等工作的方式加入航天“朋友圈”,荊州、襄陽多家企業也承擔起快舟火箭部分外協配套工作。快舟火箭正在以“輻射帶聚集”,推動更多傳統工業企業轉型升級。
當前,商業航天已上升為國家戰略新興產業,同時也是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航天三江作為我國商業航天的領軍企業,是航天強國建設的主力軍。未來,航天三江將立足基業定位加快規劃落實,持續發揮航天全產業鏈布局優勢,堅持系統觀念加快集群發展,強化產業協同,構建產業生態,努力打造中國航天第三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