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年初,一項前所未有的重任落在六院紅崗公司樹脂基結構復合材料研發部的肩頭——自主研發一產品。這對研發部來說,不僅意味著從零起步,探索全新的生產技術與方法,更是對傳統外協外購模式的顛覆性改變。面對這一挑戰,研發部決心扛起自主創新的大旗,開啟一場技術層面的革新之旅。
關關難過關關過 前路漫漫亦燦燦
當攻關團隊深入這場生產戰役時,他們才切身體會到所面臨的挑戰遠超原先的預想。每一步的前行都如同在黑暗的河流中摸索,尋找每一塊可以安全踩踏的石頭。
關鍵工序的復雜性超出了團隊的預期。面對不規則工裝,作業變得異常棘手,形狀設計仿佛是在解一個看似簡單卻深藏玄機的幾何謎題。盡管工人們身經百戰、經驗豐富,但面對這種新工藝仍顯得有些手足無措,生疏的操作和頻發的問題嚴重影響了工作效率,首個工作日完成的任務量不足預計的一半,可謂是出師不利。
制作符合要求的真空袋也成了一項艱巨的任務,盡管團隊成員們有制作經驗,但這次對產品的要求增加了一定難度。團隊成員們屢試屢敗、屢敗屢試,經過數小時的艱苦努力,才終于制作出一個符合標準的真空袋。
前方的道路雖然漫長且充滿挑戰,但團隊的每一個成員都堅信,只要團結一心,就沒有過不去的坎。
同舟共濟揚帆起 乘風破浪萬里航
緊要關頭,總負責人迅速從研發部和分廠中精選了11名成員,組成了一支藏龍臥虎的攻關團隊。
團隊負責人張主任總是深扎一線,每天來得最早,走得最晚。工藝員魏姐總是在休息時間反復確認各項流程的細節,將自己多年的工藝經驗與這次生產任務結合起來,確保任務順利推進。新人工藝員小菅協助前輩們完成工藝文件的編寫,同時完成各項復雜的簽署流程。下料工郭師傅經驗十分豐富,憑借精湛的技藝解決了諸多小問題,使整個下料流程更加精細和嚴謹。劉師傅是團隊的得力“外援”,在他的帶領下,制備工作迅速而高質量地完成。作為團隊的“大力士”,關鍵時刻蔚師傅總會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扎著馬步、運足力氣,發揮他“麒麟臂”的神力。
當產品第一次進入熱壓罐時,團隊對熱壓罐的使用感到棘手,幸而溫師傅擁有豐富的熱壓罐操作經驗。他不僅保證了熱壓罐的安全運作,還主動請纓留下來徹夜觀測實時數據,夜深人靜時,溫師傅堅守在熱壓罐旁,疲憊卻堅定的眼神讓人心生敬意。為保障生產質量,劉師傅對一個小到1平方毫米的紙屑都不放過,閆師傅寧肯慢工出細活,也一定要保證產品質量。
在攻關的關鍵時刻,團隊展現出了前所未有的團結和拼搏精神,每個人都為了共同的目標而努力著,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責任與擔當。
熱愛可抵歲月長 堅守初心綻光芒
在研發團隊這個大家庭中,作為航天新人的小張也曾歷經迷茫與焦慮。白天他在現場忙碌穿梭,夜晚則沉浸在復雜的計算與繪圖工作中,持續的高強度工作讓他感受到逐漸襲來的壓力。
幸運的是,前輩們察覺到了他的困擾,并與他分享了自己的經驗和認識。雖然具體的交流細節已模糊不清,但總負責人的一句話卻深深刻在他心中:“這本身就是一項很艱巨的任務,如果萬事俱備,那還要我們攻什么堅、克什么難呢?”這句話點燃了他內心的斗志。在師傅們的傾囊相授下,小張迅速從一個對生產流程一無所知的新手成長為團隊中強勁的新生力量。
在不懈努力下,團隊第一個自主研發產品終于圓滿落地。這一刻,大家心中涌動著前所未有的成就感與自豪感,小張也在此刻深刻領悟到了航天精神的真諦。
那些數十年如一日堅守崗位、默默奉獻的航天人,他們的動力源于一種深沉而熾熱的熱愛——對航天事業的熱愛、對腳下這片土地的熱愛、對偉大祖國的無限熱愛。正是這份深情,支撐他們勇往直前,用實際行動詮釋著“熱愛可抵歲月漫長”的堅定信念。(文/胡安琪 張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