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程已起,未來可期。從標準體系的擘畫到管理模式的革新,從核心技術的攻關到保障能力的提升,航天科工六院院屬各單位以非凡作為,奏響2025年大步發展的激昂新曲。
41所發布航天動力技術標準體系,通過結構框圖和明細表反映“十四五”期間技術發展的標準化需求,明確各類、多層次技術標準的內容、界面間相互嵌套對應關系,構建技術標準體系的總體框架,為工藝技術提升賦能。
46所積極探索“研產分離”和“研用分離”管理和運行模式,強力支撐基礎研究和前沿探索等;統籌推進技術創新、產品化研發和生產工作,形成基礎研究到成果應用的高效轉化鏈條;強化制度建設和流程化再造,推動粗放型管理向精細化管理轉變,進一步提升項目管理效能。
210所強化核心能力建設,加快預研創新項目和關鍵核心技術的快速推進,為形成新質生產力搶占先機;對全年經營目標進行全面策劃,統籌安全和質量,細化責任分解,狠抓過程管控,最大限度發揮生產效能,全力以赴推進各項科研生產任務。
紅崗公司持續推進22項治理成效驗收,不斷深化治理效能;開展安全生產、6S管理大檢查,及時發現隱患問題;積極探索數字孿生技術,構建三維實景模型,引領數字化轉型新高度;新建紅崗餐廳正式運營,營造快捷、安全、舒適的就餐環境,切實做好職工關愛工作。
紅峽公司持續推進科研生產組織模式優化,深化數字化系統應用,以生產任務為橫軸,生產計劃執行率為縱軸,指標考核為驅動力,全方位構建生產效能、安全監管、質量管控、工藝保障“多位一體”的科研生產管理工作體系,以分線并行的新模式支撐科研生產任務的高質量完成。
江河公司通過多線協同、并行推進的創新生產模式,精準調配資源,降低生產成本,同時強化安全監管,激發創新活力,全方位保障生產任務高效、優質、安全完成。聚焦科研生產重點任務,從生產任務策劃部署、資源統籌優化、工藝和設施改進、“大安全”防線構建等方面,全面部署新年生產工作。
601所系統優化科研生產管理模式,實施標識代碼信息化管理與試驗計劃精細化排產,全面縮短管理鏈條;強化安全管理,提升技術狀態管控水平,明確各級管理職責,全周期嚴格把關安全技術風險;聚焦重點任務,全級次從基礎管理、資源配置、思想保障共同發力,為新年開好局、起好步。
六院科保持續推進改革發展各項任務落細落實,對標對表梳理崗位業務內容及流程,為下一步精細化管理打好基礎;加強安全監管和保障能力,將各項任務從思想上落實到行動中,壓緊壓實各方責任;進一步加強信息運維、供暖、供電、污水處理等服務保障,持續提升服務質量。
金崗重工建立健全生產管理信息化系統,搭建物料數據庫,實現生產管理流程化、表格化,縮短非生產周期,提升生產流程管理標準化、限時化、透明化,確保全年生產經營任務高質量完成。
西安自動化秉持創新驅動發展,專注核心技術攻關。以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為導向,持續提升產品性能,積極推進技術迭代升級,不斷優化產品方案,為用戶提供更加高效、優質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