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天科工湖南航天武漢磁電智能戰甲多功能結構一體化方艙研發團隊成立于2018年,承擔我國多型重點型號裝備研制任務和國家重大預研項目,成功鑄造出比肩世界的綜合防護方艙。
團隊先后榮獲“國防科學技術進步獎”、集團公司“技術創新科技進步”獎,所在支部榮獲2022年集團公司第二批“示范黨支部”。
這支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年輕隊伍將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事業,他們是國防高科技領域奔涌的“后浪”。
創新在前 非常突破
2018年,正處于產業結構調整期的武漢磁電,深入貫徹集團公司轉型升級發展戰略,決定利用材料基礎優勢,專項開展一體化方艙結構設計與成型技術研究。
當時,國內一體化方艙設計尚處在空白階段,一切都得從“零”開始。
茫然之下,一群年輕人踏上了輕質多功能一體化方艙研制探索之路。這一干就是3年。
產品制作之初,由于沒有自己的設備,團隊成員只能帶著樣品自駕前往北京廠家,借用其設備進行設計制作。1181公里、15小時,到達現場的他們來不及休息,立馬投入現場測試。連續3天,沒有明顯白天黑夜的界限,只要測試沒成功,大家就持續工作著。
憑著這股沖勁,2021年團隊終于研制出屬于自己的輕質多功能一體化方艙。
誓師現場 果敢亮劍
“我們堅持了4年,終于等到了外場試驗這一天。”根據項目需求,某型號方艙需開展“三高”試驗。若戰成,方艙就可正式投入使用,進入批產階段;若敗北,團隊4年來的努力都將付諸東流。
在去年10月的一次試驗中,突如其來的沙塵暴讓他們捏了一把汗。
在那次高原試驗中,手機中的沙塵暴預警突然響起,不到10分鐘,巨大沙塵暴夾雜著降雨、高頻次雷電瞬間席卷而來。這次沙塵暴為近幾年當地級別最高的一次。
試驗隊沉著應對,按計劃啟動應急方案。在全員的共同努力下,試驗車經受住考驗,穩步行駛了8個小時后順利完成任務。
“試驗取得圓滿成功!”沙塵暴過后是重生。現場響起近乎瘋狂的掌聲,有淚水、有哽咽,但更多的是繼續前行的巨大信心!
已入佳境 乘風破浪
輕質多功能一體化方艙就像裝備運行中的“戰甲”,這層“戰甲”集輕量化與偽裝、保溫、電磁屏蔽、防彈等多功能于一體。團隊研發的輕質多功能一體化方艙重量相比傳統金屬艙輕了45%-50%。
這樣一來,成本大大降低,機動性靈活性卻提升了,可裝載的型號裝備和先進設備更多了。
“王牌產品”——輕質多功能一體化方艙一經推出,市場攻堅人員便“滿天星”似的分別奔赴各地備戰。
前后方“兩個戰場”千里協同,勢如破竹拿下了多個項目的入場券,以5000萬元訂單首戰告捷。
現如今,智能戰甲多功能結構一體化方艙研發團隊已建立了從底層研究到產品工程化應用的完整體系,獲得型號批產任務,正式實現批量化生產。
后續,輕質多功能一體化方艙將廣泛應用于發射車、運輸車、通信指揮車及后勤保障車輛,同時可推廣應用于負壓醫療車、軌道交通等民用領域。
帶著對事業的追求與熱愛集結在一起,這支年輕的團隊將繼續用堅毅與執著勇闖科技創新之巔。